
本站消息 2019年4月30日,为应对草地贪夜蛾暴发对我省甘蔗的灾害性威胁,以我校范源洪为首席科学家的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及时行动,下发了甘蔗体系[2019]4号文件《关于尽快开展甘蔗产区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通知》,安排组织各成员单位对本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密切关注虫情发生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截止5月8日,在5市(州)13县(市)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的甘蔗面积18492.2亩、成灾面积6235亩,最高百株虫口数32.3头,省甘蔗体系组织各试验站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24期,培训农技人员和蔗农1615人次,发放相关资料5000余份;采用机动喷雾和无人机飞防组织应急防控18492.2亩次。

预计6-7月,经境内外多代繁殖积累的草地贪夜蛾虫源将向云南蔗区进一步迁飞扩散,云南甘蔗体系已积极动员以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mith)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俗称秋粘虫),2019年1月发现从缅甸侵入我省西南部。截至4月29日,在普洱、德宏、保山等9市(州)31县(市)的甘蔗、玉米等作物发现草地贪夜蛾虫害。